8月31日,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有关情况和2018年教师节主要活动安排,并公布2018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。(据新华网报道)
我们常说,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,之所以崇高,是由教师这一职业身份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。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离不开教师,国家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教师。教师,既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,其自身的言行之道,也为莘莘学子们所学习和标榜。正所谓“严师出高徒”,便是这个道理。师与生之间的教与传,决定了身为人师的责与任。因此,教师这一职业,堪称伟大和神圣。
近年来,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进,国家对于教师队伍建设也更加重视。2018年1月印发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,更是为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打造了高位坚实的有力平台。贯彻落实这一意见的过程中,在教师待遇、师德建设、师资配备等方面,皆为“改革”所覆盖,不但将事办好,更将事办实,真正将党和国家的关心、关怀、关注落实到了每一个教师身上,让为改革和发展出力的教师们,能够真正从改革中受益,从发展中享利。
然而,在积极倡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同时,当下时有发生的虐待学生、学术造假、收受红包、教育歧视等不良现象和事件,也着实令人扎心。这也再次证明,教师这一职业身份所自带的光辉并不能掩盖无德者的斑斑劣迹,一张教师资格证也并不能完全证明具备了身为人师的资格。
教师贵在以德服人、以德育人,而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,既需要教育培养,更需要自我修养。教师是塑造灵魂、塑造生命、塑造人的工作,如果教师本身道有所偏、德有所失,又如何能够为学生树以榜样?新时代的教师,要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,只有这样的好老师才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希望的民族未来,也才值得学生尊重、值得社会礼遇。
“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”,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我们理当传承和弘扬。与此同时,“师者,人之模范也”,身为人师,也需做到为人师表。正所谓,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,只有广大教师以身作责、率先垂范,才能不负教师这一职业的“红烛”美誉,才能自豪地享有师者的荣光与傲骄。 (卢文)